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2024年,全球资产又将何去何从?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利率   收益   资产   原油   债券

2023-10-25 11:01:08 

财经新闻网消息:oD1财经新闻网

回顾2023年,全球权益资产进入“波动之年”,“美国房、美元存款、中国债券、不安的原油”成为可以谨慎对待的资产。 展望2024年,全球资产将走向何方?oD1财经新闻网

一、美债收益率为何飙升?oD1财经新闻网

01 全球资产定价主力“10年期美债”涨幅超5%,主因实际利率和期限溢价上升oD1财经新闻网

随着实际利率和期限溢价双双上升,美债以“熊陡”模式修正了利率倒挂。 事实上,美国国债“高利率”的背后,是经典的“货币-信贷-增长-通胀”循环的逐步回归。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低通胀-低利率”状态即将结束。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02背后核心原因:美国经济韧性&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oD1财经新闻网

一方面,9月份美国经济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强劲的零售销售数据击碎了市场的良好愿望。 加之海外冲突加剧以及原油价格上行预期,通胀波动进一步放大,进而导致利率走高。oD1财经新闻网

_美债突破30万亿_美债破2oD1财经新闻网

另一方面,美国财政扩张超出预期,导致国债供给大幅增加,不仅支撑了经济表现,也从供给侧推高了利率。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0310Y 美债“顶”在哪里? 5%可能是短期高点oD1财经新闻网

最近,包括美联储主席在内的多位官员均表示,金融状况收紧使得继续加息的必要性降低。 10年期与2年期利差已收窄至-15BP左右,进一步收窄空间有限。 而且随着借贷成本上升,美国财政部短期内继续发债的动力并不大,美债进一步增加的动力正在“减弱”。oD1财经新闻网

此外,在加息周期中,10年期美国国债的最高点往往高于加息结束时的利率,而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正在显现。 未来,货币紧缩周期将逐步结束,美国债务见顶下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oD1财经新闻网

美债破2__美债突破30万亿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04如何理解“十年期美债”成为全球资产定价锚?价差视角与估值视角oD1财经新闻网

全球权益类资产的扰动来自估值角度。 DCF模型中,分母一方的无风险收益率上升,最终带来估值下降。 从利差角度来看,当一国国债利率明显低于美债利率时,投资者可以低成本筹集本国货币资金,投资于收益较高的美元资产。 美国债务利率上升可能会吸引全球资本流向美国。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05 拥抱流动美元资产、债券、存款和住房oD1财经新闻网

美债破2_美债突破30万亿_oD1财经新闻网

随着美国债券利率持续走高,美元生息资产的成本效益持续上升。 以在国内一年以上的美元存款为例,利息可以达到5%以上。oD1财经新闻网

与此同时,2年期美债收益率也高于5%。 即使未来美债利率没有如预期下降,持有至到期策略下的回报依然可观。oD1财经新闻网

此外,在美国经济短期韧性下,房价呈现强势格局。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06 黄金和原油或将首先受益于美债利率下降oD1财经新闻网

_美债突破30万亿_美债破2oD1财经新闻网

一方面,黄金和原油在“风云变幻”中呈现出“溢价”效应。 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原油、黄金与“10年期美债”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当美债收益率转向钟摆的另一边时,你或许可以轻配置、深爱。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07从全球配置来看,我们对国内债券持“温和”态度oD1财经新闻网

与全球资产的“高波动性”不同,国内债券资产呈现出稳定的特点。 尤其是2017年以来的年回报率一直为正。 资产配置必须兼顾收益和风险。 国内债券是更好的风险控制手段。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美债破2_美债突破30万亿_oD1财经新闻网

08中国权益资产,等待涅槃重生oD1财经新闻网

美债收益率飙升从估值角度打压A股。 与此同时,资金流向也让当前的市场“举步维艰”。 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已经触底反弹。 改变不会立即发生,但量变最终会迎来质变。oD1财经新闻网

当股债轮动的中期“金手指”走向历史高位时,“涅槃重生”或许只是时间问题。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09 注意逆向思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oD1财经新闻网

股市的周期性思维和逆向思维是“赚钱”的关键。 当利益走向“好坏”的极端,或者说是“出手”的时候了。 数据显示,目前持有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三年年化收益率接近-7%。 从历史上看,当当前的投资回报较差时,未来三年的年化回报往往会更好。oD1财经新闻网

不得不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也许是时候“别人恐惧时贪婪”了。oD1财经新闻网

图片oD1财经新闻网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oD1财经新闻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