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大量同名基金让专家眼花缭乱,公募基金该如何打破“同质化”?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基金   混合型基金   基金经理   创新

2024-05-27 18:27:50 

财经新闻网消息:VIO财经新闻网

概括VIO财经新闻网

【同名基金多得让专家眼花缭乱 公募基金如何破“同质化”?】“万只基金”时代,关于基金“同质化”的讨论仍居高不下,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基金“重名”现象。虽然基金管理规模已超30万亿元,但多年来基金的“人文美学”始终未有起色。此前部分公司也曾进行过一些创新尝试,但随着基金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销量、业绩竞争日趋激烈,基金公司已无暇顾及产品名称的辨识度。尽管依然强调品牌、投资教育、公益,但名称雷同、缩写混淆的现象,已然预示着基金公司在“工具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太快。VIO财经新闻网

在“万基金”时代,关于基金“同质化”的讨论仍居高不下,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基金“重名”现象。VIO财经新闻网

据中证证券统计,在目前市面上近1.2万只基金中,以“价值”、“成长”、“精选”、“回报”、“竞争力”等字眼命名的基金扎堆,此外还有以一个字连环命名的基金,最常见的是三个金字组成的“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同名基金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之久。虽然业内已经想出了“基金简称”的方法,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带来了更为严重的乱象,不仅让基金投资者感到困惑,也让基金研究专家直呼“头昏眼花”。VIO财经新闻网

虽然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但这些年来基金的“人文美学”始终没有提高。此前一些公司也做过一些创新尝试,但随着基金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销量和业绩竞争的愈发激烈,基金公司无暇顾及产品名称的辨识度。虽然依然强调品牌、投资教育、公益,但名称雷同、缩写混淆的现象,已然预示着基金公司在“工具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太快了。VIO财经新闻网

名称相似但性能不同VIO财经新闻网

_重名<a href=http://www.skpi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基金</a>扎堆 专家直呼“犯晕” 公募如何破局“同质化”?_重名<a href=http://www.skpi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基金</a>扎堆 专家直呼“犯晕” 公募如何破局“同质化”?VIO财经新闻网

完整的基金名称主要由公司名称、基金名称、持有期(如有)、基金类型、后缀等部分组成,如万家·江信致远·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基金公司可以对“基金名称”部分进行自主“命名”。截至5月24日,基金数量已接近1.2万只,基金“重名”现象愈发严重,基本都是“价值”、“成长”、“创新”、“回报”、“行业”、“趋势”、“周期”、“优化”、“竞争力”等高频词的混合。VIO财经新闻网

据统计,基金名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成长”,涵盖了435只基金。435只基金的时间跨度长达21年,堪称基金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中,南方稳健成长混合型和华夏成长混合型成立于2001年,富国匠心成长混合型和广发成长启航混合型成立于2024年。此外,易方达基金拥有战略成长混合型、主动成长混合型、远见成长混合型、先锋成长混合型等产品,汇添富基金则拥有成长领先混合型、成长领航混合型、成长精选混合型、成长聚焦混合型等产品。VIO财经新闻网

第二是“价值”,以该词命名的基金共有300只,包括成立于2002年的博时价值成长混合基金、大成价值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于2021年的广发价值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于2024年5月的国联安价值精选混合基金等。还有一些基金以“成长价值”或“价值成长”的混合方式命名,如鹏华成长价值混合基金、国泰成长价值混合基金、瑞元成长价值混合基金等,这些基金均成立于2018年以后。此外,含有“优选”字样的基金共有388只,含有行业、回报、创新、领先等字样的基金分别有284只、251只、255只、94只,均为高频命名词。VIO财经新闻网

这些基金虽然名字相同,但业绩表现却相差悬殊。以435只“成长”类基金为例,近3年业绩最高和最低的基金业绩差距超过100%,其中投资业绩最差的基金亏损超过65%,也有基金浮盈超过50%。从近5年来看,435只基金业绩最高和最低的基金业绩差距扩大至200%,最好的基金浮盈近170%,最差的基金浮亏近30%。VIO财经新闻网

最常见的字符是“信”VIO财经新闻网

需要指出的是,基金名称重复的现象由来已久,但近年来随着基金数量的激增而愈发突出。VIO财经新闻网

一位资深基金研究员告诉中证报记者,早在2016年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当时他注意到,随着新基金的大量发行,“同名”基金开始出现。在列举了几只以“泰和”“兴华”“新起点”等新字眼命名的头部公募基金后,他不禁感叹:“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就连专业的基金研究员都经常一头雾水,更何况是普通投资者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汉字不够用?还是不了解基金市场的现状?”VIO财经新闻网

但实际上,基金公司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有的颇具创意,名字重名。如国泰基金在2001年至2008年间,就曾以不同的动物来命名旗下的基金产品,以提高产品辨识度,包括国泰金鹰、金龙、金马、金鹏、金牛、金鹿等产品。VIO财经新闻网

或许是受此启发,用一个词串联多只产品,成为基金命名的常用方式。一位公募基金高管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大家投资都想赚钱,最常用的就是三个金字组成的‘鑫’字。”据统计,目前名字里带“鑫”的基金有550只,安信基金旗下有鑫安、鑫发、鑫日等产品,博时基金旗下有鑫汇、鑫康、鑫润、鑫荣、鑫泰等产品。甚至还有公司用一个词来命名某一类投资策略产品,如招商基金近年来推出的“瑞”系列基金,就包括瑞稳、瑞阳、瑞泽、瑞德、瑞和、瑞安、瑞弘等10余只产品。VIO财经新闻网

这一手法甚至被运用到了渠道定制基金上。一位大型公募基金品牌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渠道定制产品都会通过命名被赋予特定的标签,形成一定的辨识度。比如基金公司、招商银行的定制基金可能会在名字上加上“赵”字,民生银行的盘石系列基金则会以“盘”命名。VIO财经新闻网

与前述“重名”现象类似,长期采用“一字系列”方式,也会导致“重字”现象。一位中型公募品牌人士告诉中证报记者,其所在公司产品部近期找他商讨命名事宜。盘点中,他能列出命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9个“字”,包括瑞和信、生、龙、真、逸、卓、崇、瑞、弘、宇、润等。VIO财经新闻网

方法不够,“足够接近”就足够了VIO财经新闻网

_重名<a href=http://www.skpi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基金</a>扎堆 专家直呼“犯晕” 公募如何破局“同质化”?_重名<a href=http://www.skpi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基金</a>扎堆 专家直呼“犯晕” 公募如何破局“同质化”?VIO财经新闻网

即使有了这些创新,由于基金数量的快速增加,基金命名方法仍然不够。VIO财经新闻网

前述中型公募基金品牌人士表示,基金命名的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产品同质化,能用的词汇并不多,“前几年能用的词汇,头部公司基本都用完了”;二是审核比较严格,稍有“暗示性”的词汇都可能被卡,比如“稳健”、“收益”等。同时,前述大型公募基金品牌人士坦言,命名只是产品开发的一小部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卖产品。“这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基金公司大部分的投入都在渠道和产品营销上,一个没有太大差异,能体现产品属性和基金经理投研风格匹配的名字基本就够了。”VIO财经新闻网

上述大型公募基金品牌人士也表示,基金命名有时也会征求投研的意见,如果基金经理很重视,最终决定权会由基金经理来定。业内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某知名基金经理几年前就用一只新基金的名字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命名。“这种方式比较特别但也比较有风险,主要是不能保证基金经理一直管理这个产品。”此外,如果高层觉得最初的名字不够响亮、不够漂亮,也会让品牌部门介入,想出一个稍微有背景的名字。VIO财经新闻网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基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投资业绩,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就够了,没必要花太多心思。前述公募基金高管直言,现在基金有1万多只,市场不可能全部记住,名字再好,如果业绩不行,还是会被遗忘。VIO财经新闻网

_重名<a href=http://www.skpi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基金</a>扎堆 专家直呼“犯晕” 公募如何破局“同质化”?_重名<a href=http://www.skpi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基金</a>扎堆 专家直呼“犯晕” 公募如何破局“同质化”?VIO财经新闻网

名字好记的基金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里程碑式的产品,比如首批封闭产品之一的开元,取“开元盛世”之意,辨识度颇高;另一类是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代表性产品,比如诺安成长混合、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富国天惠成长混合、中欧医疗混合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最初是被基金业绩吸引,随后才了解背后的基金经理,最后才记住产品名。VIO财经新闻网

使用“一个碱基,多个名称”缩写更容易引起混淆VIO财经新闻网

事实上,基金行业为了方便记忆,也想出了“基金简称”的方法,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使用标准,造成了比基金名称重复更严重的混乱。前述基金研究员在收集基金数据时,就曾为此苦恼。VIO财经新闻网

“招股说明书上的基金名称是法定全称,但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大家都自己简化名称。”上述基金研究员称,由于使用简称的机构种类繁多(除了基金公司,还有交易所、Wind、天天、蚂蚁、银行、券商、投顾机构、第三方评级机构等),一只产品至少有三五个简称,让人眼花缭乱。“为了避免混淆,我后期统计的时候会看基金代码和成立日期,但很多人连基本的基金分类都搞不清楚,更别说让他们区分基金简称了。”VIO财经新闻网

一般来说,基金缩写混乱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基金公司名称过于简短,例如将工银瑞信、景顺长城、农银华融缩写为工银、景顺、农银,将名称较长的摩根士丹利缩写为摩根大通;二是忽略基金属性,例如将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缩写为招商白酒或招商中证白酒,诺安成长混合基金缩写为诺安成长,工银瑞信稳健盈利30天滚动持有债券基金缩写为工银稳健盈利30天持有。VIO财经新闻网

基金是严肃的金融产品,命名的首要原则是体现发行人、产品类型和投资方向,让市场各方都能清晰识别。但合资基金公司的简称缺少外方股东名称,明显不准确,有的简称还缺少产品类型和投资类型。”上述基金研究员认为,简称混乱、基金名重复的现象,会引发投资者的猜测和误解。有必要规范基金命名和简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短期内或许无法拿出完美的解决方案,但这些现象应该引起业内的重视和讨论,久而久之,或许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共识。”VIO财经新闻网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VIO财经新闻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